巴基斯坦研究中心
巴基斯坦研究中心

首页 - 研究交流

研究交流/ RESEARCH EXCHANGE

卑路支种族划分:一种对问题和卑路支与政府冲突的分析(一)

发表时间:2019-12-06
浏览次数:9529
字号 【  关闭

卑路支种族划分:一种对问题和卑路支与政府冲突的分析(一)

 

摘要:卑路支随时爆发的冲突情绪之张力是由一系列原因引起的。其中之一就是基于语言、文化和地域的卑路支种族划分问题。巴基斯坦联邦政府与卑路支之间的敌对情绪始于1948年,卡拉特土邦并入巴基斯坦联邦政府之后。卡拉特和联邦政府的合并受到了卑路支民族主义者的强烈批判。另一方面,巴基斯坦联邦政府对这一态势也没有采取严肃认真态度对待。其结果是一系列的抵抗运动在俾路支得以展开。而联邦政府政治性地勉为其难地解决这一争端的姿态,更进一步助长了两个争端主角之间的不信任感。所有的抵抗运动都受到武力镇压,这又增加了卑路支人整体对联邦政府的反感情绪。本文试图就卑路支人身份认同的本质问题和他们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冲突做一个透视。本文的分析江口卑路支人要求共享政治权力和在政治与行政机构中的参与度的要受到联邦政府的否决,以及联邦政府与民族团体之间的发生的冲突态势。


关键词:种族划分,身份认同,民族主义,省自治权,历史叙述,派系政治,社会-经济问题,比较政治,不信任,暴乱。

 

     在俾路支离心力自卑路支加入巴基斯坦就一直在运转,同样,向心力也一直自加入巴基斯坦就不断加强和巩固,只不过他们更大程度地感受到缺乏关注和被忽视。大众对联邦政府迟迟不兑现他们参与国民事务的诉求感到无比愤慨。作为对联邦政府的回应,卑路支大批人员要么直接加入被禁止的武装组织,要么就是指责中央政府。他们表达了对那些在联邦政府中共享着他们的权力又对他们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的人的不信任。种族划分政治势态日复一日地在增加。冲突达到了一个武装分子开始提出他们的民族需要有一个独立家园诉求的地步。为了进一步理解种族划分政治的发展,为了更进一步探求该问题的本质和他们与巴基斯坦联邦政府之间冲突的走向,有必要对卑路支种族群体进行一个鸟瞰式的回顾。



卑路支种族群体历史回顾


卑路支人是一个由差不多五百个部落和部族联和的统称。他们有共同主观和客观的种族划分诉求。他们有共同的文化,宗教,祖先,传统和语言(Bijarani,1974,P1)。卑路支人是一个强悍和勇猛的民族,在过去他们保持中立,一直享受着政治上独立自治传统。


卑路支的根源和行政结构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争议的焦点。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卑路支人是从叙利亚的阿勒坡北部遭遇阿拉伯人到那里寻找牧场和泉源后迁徙过来的。大概是在公元四-六世纪左右,他们首先迁徙到了里海南部海滨,在伊朗人帝国统治下的班德尔阿巴斯和查哈巴哈尔南部居住了一段时间,然后到了阿富汗南部和巴基斯坦西北和东北地区。卑路支人迁徙到目前的卑路支省南部和卡拉特高原地区经历几个世纪的时间。最后他们占领了卡拉特地区并将那里居住的印度教徒驱逐出去。他们定都于米里(Miri),一个靠近卡拉特的的地方(Awan,1985,P29)。他们在该地不断巩固其势力,最终该地成为了卑路支人的统治的神经中枢。


基于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历史许多民族如希腊人(马其顿人),阿富汗人,波斯人和锡克人都曾试图强化他们对该地的控制,增加他们在该地的影响力,不过他们几乎都没有成功过。从公元1506年至公元1747年,该地区保持着要么和波斯要么是印度的联合(Axmann, 2008,P18)。莫卧尔王朝和印度英国人统治期间卑路支出现过三个比较有名的领袖;米尔查克尔·汗·琳德,阿卜杜拉汗和纳赛尔汗,他们都是给卑路支人部落社会带来了极大变革的领袖。米尔查克尔·汗建立了部落联盟模式。是他从根基上撼动了莫卧尔人在该地区的统治。他推行各种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卑路支语文学活动。第二位卑路支领袖,阿卜杜拉汗在俾路支人政治努力上做出极大的贡献。然后是纳赛尔汗,卡拉特汗国的第六任国王(汗),由他创建了第一支由两五千人和一千头骆驼组成的卑路支军队。他在该地区通过他构建的管理行政机构和两院(上下议院)统治超过半个世纪之久(卑路支,1987,P103;汗,2003,P282)。基于他们持续的努力,卑路支卡拉特公国成功地将大部分卑路支部落都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政治单位之下(Binder,1987,P273)。


尽管如此,事实上由纳赛尔汗提出并推行的新统治策略总体上来说已经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但很多结构性弱点在官僚行政机构和许多部落之间的裂痕还是逐步展现出来。除了统治部落,其他部落依然认为他们只是财力、物力的贡献者。基于此,一种清晰的紧张关系在中央行政机构和部落萨达尔(领袖)之间被慢慢呈现出来(Hewitt, 1996,P50)。遗憾的是,很多对应的机构还没有建立起来,汗就猝然去世,汗的死导致这一政治体制未能完全建立。

卑路支殖民时期


汗的死不光是导致汗公国权力的削弱,同时还将英国人引入卑路支地区。英国人对卑路支的占领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1839年到1876年,和1876年至1947年。由于英国人和俄罗斯人之间竞争让阿富汗成为一个战略要地。而阿富汗由于本身地理上更接近中亚所以本能地更倾向于俄罗斯。在俄罗斯人对中亚地区进行的战略突进过程中英国人被迫选择在阿富汗开战。


阿富汗战争(1839-42)被认为是英国人和卡拉特公国之间建立政治联系的开始(Scholz, 2002,P90)。由于卑路支和阿富汗并列的位置,前者获得了英国人的重视,英国人对卡拉特公国施以援助。他们之间的关系短暂地失去了活力后,英国人遂展开报复杀死了卡拉特公国国王米尔·米赫拉布·汗(Baluch,1958,p73)。没过多久米尔纳赛尔二世继承了卡拉特公国国王,不过由于他和英国人之间对抗导致整个卑路支面临致命威胁。在饱尝遭难和打压之后最终和英国人签署了协议。条约规定允许英国人长久的自由贸易和军事行动自由。作为回报,卡拉特公国国王获得一份有英国人提供的伍万卢比的补贴。这一条约别认为是用津贴购买卡拉特公国国王忠诚之开端的不平等条约。


英国人致力于阻止俄罗斯人向热水域扩张而必须要拿下该地控制权的政策。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利益,英国人拉上卑路支人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事,时间跨度将近四十年。1876年,英国人终于成功地签署了一个条约,获得了卡拉特、哈兰、马克兰和拉斯贝拉斯等公国的控制权。从此,英国人才有能力在俾路支部署他们的军事人员和设施,罗伯特·桑德曼成为英国殖民政府派到俾路支省总督的一地位政治代理人(Khan,2003,p284)。罗伯特·桑德曼在俾路支建立一种对付卑路支人作为一个特区管制单位的非直接管辖制度。这个体制被称作“罗伯特·桑德曼体制Sandemanisation”(Awan,1985,P120)。在这一体制之下,一个与部落长老和夏希吉尔格(部族长老会议)委员会成功建立起来,其目的和意义在于确保部落长老/酋长能够参与到政治程序中来。英国人在卑路支实行他们的策略“分而治之”,他们通过一下方式将卑路支地区划分为不同区域:


1、迪尔阿兹汗(D G Khan)被划分给旁遮普省,汗嘎尔(Khangarh )以及附属地区被重新命名为贾阔巴巴德(Jacobaabad )该地区的属地管辖权被划分给信德省。


2、马林(Marri),布格提( Bugti),黑特兰( Khetran)以及 查厄(Chaghi)地区被界定为部落区。英殖民卑路支省被划定在一个毗邻部落区域和纳西拉巴德、伯兰、奎塔和脑什基的地区。纳西尔(1997)曾写到部分阿富汗领地也被从阿富汗人那里占领过来。


3、除此而外,拉斯贝拉和哈兰的则被划分到不同的政治体系管辖下,由卡拉特公国给他们指派行政管理人员。


4、萨拉万(Sarawan),吉哈拉万(Jhalawan),卡其( Kachi)和玛克兰( Makran)地区则被划分到卡拉特公国直属管辖范围内(P402)。和巴基斯坦目前划定的卑路支省几乎是一致的(Rehman,2005,P3)。

 

卑路支所占据的占领位置导致它对很多殖民国家拥有足够的吸引力。宾德尔(1987)在其文章中援引比赞久的观点,以支持该民族;


卑路支人遭遇了一切遭难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他们占据着一个对于英国人而言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地上,相比而言阿富汗人还更加幸运些。那是历史性意外,给予了阿富汗人民一个获得自由的机遇,而拒绝卑路支人获得同样的待遇。由此,卑路支保护了英殖民者的利益,让他们能培养出一个统一的阿富汗,在他们的监护之下作为一个缓冲国的存在,从而让印度英帝国获得一个抵御俄罗斯人的护盾。相反,卑路支必须要被划分,以确保阿富汗这个缓冲区域不受阻碍地控制着所产生的帝国边界。(P274)殖民地政府面临许多政治和行政方面的挑战。 卡拉特汗公国和部落酋长之间的紧张局势依然存在。事实上,俾路支部落的反英情绪没有得到控制,而第一次外来控制的经历引发了现代俾路支民族主义的焦虑感的增加。 尽管英国人在铁路线,公路,邮局,驿站方面进行现代化改良和英国军队的驻扎地引进了一些工业化进程,但即使如此,俾路支省社会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外国入侵者作为他们的统治者的准备。由于俾路支省的社会结构截然不同,英国人未能在该地区推行任何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政策。结果,俾路支民族主义出现作为对国家干预的回应。 在民族主义情绪下,几个政治团体成立,他们发起了“退出俾路支省运动”。


这场运动是由中产阶级民族主义者领导的。他们得到了米尔艾哈迈德亚尔汗的大力支持。 1937年,这些从英国大学毕业的年轻民族主义者在西比宣布成立卡拉特国民党(KalatState National Party)(Naseer,1979年,第443页)。最初,卡拉特民党对俾路支省的非俾路支省行政人员发表声明,后来,该党主要目标为了卑路支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而奋斗(Bizanjo,1999,第41页)。 Kundi博士(1994)分析了卡拉特国民党的作用,认为萨达尔们(酋长/部族长)认为这是对其萨达尔系统的一种威胁,由于其社会政治改革的加强。更重要的是,卡拉特汗自己预见了来自该党的威胁并禁止了它的活动。所有重要的领导人都被流放了。结果该党转为地下活动(第10页)。在后来的几年,穆斯林联盟和印度国民议会作为各自国家的代表性政党获得了普及,卡拉特公国汗与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建立了关系,并任命他为卡拉特邦的法律顾问。因此,穆斯林联盟在俾路支省成立,汗提供了尽可能的帮助(Khan, 1975, pp. 130-136)。



卑路支:加入巴基斯坦


在印度统一的最后几年,当英国从次大陆撤出时,俾路支省的民族主义者也加速了独立俾路支省的进程。 1947年6月3日,公国国王宣布获得自治地位。真纳也澄清了穆斯林联盟不干涉自治国家的政策(Afzal, 1973, p.427)。


8月,英国政府与卡拉特公国代表和阿里真纳以及阿里汗(都是巴基斯坦未来政府的代表)签署了一项协议。在这份协议中,卡拉特公国的地位与它在1838年时的地位一样。同一天,卡拉特公国和巴基斯坦之间还签署了一项协议,即巴基斯坦将成为在英国人之后的在该地合法继承人。协议第1条明确规定,卡拉特公国将具有独立地位。汗(1975)在他的自传中引用了第四条,其中指出“巴基斯坦和卡拉特公国之间将达成停滞协议”。据此,巴基斯坦将承诺履行卡拉特和英国政府于1893年至1947年签署的所有责任和协议,巴基斯坦将成为英国之后的合法继承人,宪法和政治继承者“(汗,1975年,第147-149页)。阿克斯曼(Axmann,2008)指出了这项协议的第四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将“卡拉特汗国的存在置于巴基斯坦的监护之下”(P255)。


1947年8月12日,卡拉特汗宣布建立独立的卡拉特国。 与此同时,夏希吉尔格(部落长老会议)和奎塔市(都是英国殖民时期的直属地区)决定加入巴基斯坦。与此判决相反,尽管卡拉特汗已经签署了协议,举行了第一次选举,其中卡拉特国民党却以私人身份参加了选举,但卡拉特汗却成立了议会,赢得了29个席位(俾路支省, 2009年,第352页)。


不久之后,巴基斯坦成立后,位于信德省,旁遮普省和当时的北部边境省的所有其他印度穆斯林邦国宣布与巴基斯坦合并。巴基斯坦给卡拉特公国在国防,外交和通讯领域提供特殊关系。该协定第五条写道,关于上述事项,最终审议将在卡拉奇举行,谈判没有取得丰硕成果,因为新生的巴基斯坦国家要求卡拉特与巴基斯坦合并。在1948年3月27日进行了9个月的拉锯战谈判之后,卡拉特汗无条件地并入巴基斯坦。这项决定遭到了KNP和其他领导人的抵制,但卡拉特公国被巴基斯坦强行吞并(Dehwar,1994,p.311-324)。在控制了行政权力之后,巴基斯坦政府开始应对这种态势。独立地位即将完成。政治代理人被任命为总督负责管理政府的官员。国家的所有重要领导人都被遣散,而且卡拉特国民党不允许在整个巴基斯坦活动(纳塞尔,1979年,第522页)。国民党把这一行动评估为俾路支代表制的“有系统的政治消除”,这进一步加剧了国家与俾路支之间的敌意(Bizanjo,2011,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