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云中校区落成典礼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隆重举行。云中校区的圆满落成,为校地合作写下生动注脚,是鸿德服务地方发展的具体体现。

托克托县四大班子领导王冬生、安达、孙逊、王铭等,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院领导周玉树、卢凤龙、王新刚、张雪玉,内蒙古建设集团董事长张学春、第二分公司经理王春,鄂尔多斯通惠集团公司总经理陶治,内蒙古小伦敦教育校长刘晨霞,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院长周川、副院长祁杰,内蒙古利源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占国等出席落成典礼。托克托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各系系主任及师生代表约600人参加了落成仪式。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副院长王新刚主持落成典礼。
托克托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安达讲话

托克托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安达讲话。他讲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载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云中校区的落地建设,是托县和鸿德“校地同心、双向赋能”的丰硕成果,也是托克托县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是托克托县补上“人才集聚”短板的关键一招,标志着托克托县实现了高等教育“零”的突破,必将为托克托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必将成为服务区域发展的“硬核支撑”。他希望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进一步加深同我县的产学研合作,以云中校区为依托,扎根县域、服务地方,大力开发利用周边文旅资源,推动教育事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携手走出一条以教育赋能产业、以产业振兴教育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学院党委书记卢凤龙讲话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卢凤龙讲话。他首先回顾了云中校区缘起到建成的历程,并对托克托县在疫情期间的援助以及后期校地共建中结下的深厚情谊表示衷心感谢。卢凤龙书记表示,近年来,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进一步拓宽办学格局,持续推动内涵建设,在办学规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云中校区的落成,正是学院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以云中校区为纽带,深化校地校企融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与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鸿德担当。
内蒙古建设集团董事长张学春讲话

内蒙古建设集团董事长张学春讲话。他讲到,内蒙古建设集团始终秉持“建精品工程、筑教育基石”的初心,攻克了一系列建设难题,通过反复论证、精雕细琢,实现了传统美学与现代功能的完美融合。更是在多年不遇的强雨季节施工的不利环境下,科学调整施工方案,同步完成外网建设与院面施工,最终如期交出了这份满意的答卷。未来,内蒙古建设集团将继续履行建设责任,为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云中校区的后期运营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的未来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教师代表侯明讲话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侯明讲话。他讲到,云中校区结合湖泊、湿地、古建筑打造的“景区+学院”环境,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天然课堂。作为教师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文旅景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地方意识,让更多学子扎根托克托县、服务托克托县
学生代表马驰讲话

人文系2023级广播电视学专业马驰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结合自身在云中校区的学习经历,分享了作为首批入驻学子的实践感悟。她表示,她将珍惜在云中校区的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让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技能实践。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为校区实践发展和地方文旅宣传贡献力量,未来毕业后用所学知识回报这片温暖的土地。
揭牌仪式

在现场师生、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托克托县县委书记王冬生和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院长周玉树共同揭开“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云中校区”牌匾上的红绸。红绸落下的瞬间,现场掌声雷动,彩带纷飞,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与托克托县携手开启教育领域校地合作发展的崭新篇章。
赠送礼品
典礼现场暖意融融,多家单位为云中校区精心准备了礼品。这些礼品不仅承载着大家对云中校区的殷切期许,更饱含着对鸿德学子的深情厚爱。

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向云中校区赠送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美好祝愿的景泰蓝屏风一件。党委副书记张雪玉代表学院向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院长周川颁发捐赠证书。

内蒙古小伦敦教育向云中校区赠送寓意扎根地方、稳步发展的横石一块。党委副书记张雪玉代表学院向内蒙古小伦敦教育校长刘晨霞颁发捐赠证书。

内蒙古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云中校区赠送寓意守护校园、寄托吉祥的石狮子一对。党委副书记张雪玉代表学院向内蒙古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经理王春颁发捐赠证书

内蒙古利源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向云中校区赠送寓意尊师重教、传承文化的孔子雕像一尊。党委副书记张雪玉代表学院向内蒙古利源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占国颁发捐赠证书。
参观云中校区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云中校区占地面积约500亩,一期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投资1亿多元。云中校区于2024年4月奠基,于2025年10月投入使用。校园以传统四合院格局为核心,巧妙融合现代校园功能需求,共规划建设了13栋建筑,涵盖教学、住宿、餐饮等多元功能区域,打造出了兼具人文底蕴与实用价值的书院式校园,可容纳1000多名师生学习生活。云中校区的功能定位主要以实践教学、学生干部培训、假期研学为主。目前,学院第一批近600名学生入驻,涉及人文系、经济管理系、艺术设计系的9个专业,共开展为期6周的实践教学。
校区名称缘由

云中校区的名称源自古云中郡,这里曾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文明交汇的前沿。公元前306年左右,赵国君主赵武灵王推行 “胡服骑射” 改革,国力强盛后向北开拓疆域,在今内蒙古中部地区设置了云中郡,就位于今天托克托县境内的古城遗址,古称 “云中城”。此后,“云中” 作为区域行政名称或地理代称,在多个朝代得以延续。随着历史变迁,云中郡的行政区划虽已不复存在,但 “云中” 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被保留下来。
云中校区实践教学掠影











云中校区的启用,不仅标志着校地合作进入新阶段,更承载着构建“政府统筹资源、企事业单位提供场景、高校输出智力”的新型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使命。在这一体系中,政府发挥资源统筹与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县域内各类要素有效对接;企事业单位基于实际业务需求,将具体任务转化为“实践选题”,并由校企双方共同打磨选题内容,使其兼具实践价值与教学目标;高校教师则全程跟进、精准指导,确保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既动手实践,又动脑思考,真正达成“实践出成果、教学有收获”的双重愿景。
编辑: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