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校友会注册系统 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鸿德要闻

微光成炬、齐心抗疫!学生宿舍楼里鸿德人的抗疫故事

发表时间:2022-10-24
浏览次数:5684
字号 【   关闭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坚守在校内守护学生的鸿德教职员工,组成了一道“隔离线”。他们把自己置于新冠病毒和学生之间,用心守护学生,用情关爱学生。同学们以青春之举助抗疫之力,主动申请当志愿者,与老师们共抗疫情。每个人看似平淡的付出好似微光。微光成炬,能照亮更多人,能温暖更多人。

胡美荣、郎君

“我们要照顾好孩子们”

1.jpg


2.jpg

在学生宿舍楼里,一天的时间,是被生活老师胡美荣和郎君分割度过的。在每个时间段,两人都有紧凑的工作要安排。“早晨5点多起床,赶紧洗漱完就要组织全楼学生做核酸。之后是早餐派发、收拾楼道、打扫卫生。午餐到了之后又是一轮反复,一天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胡美荣说:“有时侯女生打来电话说肚子不舒服,我和郎君老师要赶紧去宿舍察看照顾。”今年55岁的胡美荣被同学们叫“胡姨”。2005年,胡美荣来到鸿德担任宿舍楼的生活老师,管理和照顾同学们的生活起居。17年过去,胡美荣的儿子已长大成家,自己被同学们从“大姐”称呼成了“阿姨”。从80后90后再到00后,胡美荣对学生和鸿德充满感情。“管理好宿舍楼是我的本职工作,照顾好孩子们是我应尽的责任。现在是特殊时期,孩子们更需要我们生活老师的照顾。”胡美荣说。“照顾好孩子们”一直是胡美荣和搭档郎君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俩重要的工作内容。今年9月开学季,郎君老师刚来到学院,在此之前,她在幼儿园当老师。“我年轻,手机用的比胡老师娴熟,接收学院通知、与同学们线上沟通等工作大多由我来做。”郎君说:“同学们年龄和我的孩子差不多,在我眼里,她们就是我的孩子。可能是身为母亲再加上以前有学生工作经验,孩子们跟我也走的很近,让我有种说不出的温暖。”特殊时期,这种温暖通过宿舍楼里的楼层长层层传递。为了做好静默,减少宿舍楼内学生流动,楼层长需要不断往返于一楼和自己所管的楼层,为同学们接送一日三餐和各类物资。每日的早、中、晚,驻楼教师张成义、李铮鑫和生活老师胡美荣、郎君需要接收和分发全楼的饭菜,各楼层长领取、清点饭菜,之后迅速把热乎的饭送到各宿舍。送饭时,大家常常是忙的不可开交。

汪姝妤、张红梅、张楠

“我行,我能成功!”

3.jpg


4.jpg


5.jpg

考虑到楼层的不同,高楼层要选出2位楼层长负责管理整层楼。五楼的楼层长是学生汪姝妤和张红梅,两人需合力才能把饭菜和物资运送到5楼,每次需要跑好多趟。穿上“大白”,两人爬楼气喘吁吁,不一会儿就浑身是汗,“热气”上来,眼镜被一层雾气模糊,瘦小的身躯在一楼到五楼之间上下穿梭。防护服外的鞋套和地面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宅在宿舍里的同学们,听着“沙沙”声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就知道楼层长来了,该到宿舍门口取饭菜和物资了。学生张楠对这种感觉最为熟悉。在汪姝妤和张红梅之前,她曾担任楼层长,但由于身体瘦,吃不消体力活,她不得不从岗位上“退”下来,从运送物资转到做数据统计的工作。“我觉得是一种责任感驱使我申请担任楼层长,因为我的年龄要比很多同学们大一点,算是大部分同学的姐姐吧,所以我更想去承担这个任务。从楼层长的岗位上调出来的时候,我还感觉到有些失落呢。”张楠说:“当汪姝妤知道我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工作后,她果断提出顶替我,我真的特别感动。我最近通过短视频记录这段特殊时光,并且发到同学们的群里,用这种方式鼓舞同学们用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疫情。”“得知汪姝妤申请成为楼层长,我也去申请了,既有舍友的闺蜜情,也是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协助胡美荣老师和郎君老师做一些事。之前我生病时,两位老师大半夜来宿舍照顾我。现在是特殊时期,同在一栋宿舍楼,我们要像一家人一样相互鼓励和帮助,齐心战胜疫情。”张红梅说。汪姝妤做出当楼层长决定的原因很简单,她说:“我是班长,有种天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要帮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照顾好同学们。”汪姝妤说。高中时,汪姝妤就曾担任班长。高考后的那个暑假,汪姝妤的家乡发生了疫情,她跟母亲说想去社区当志愿者,当时母亲没同意。这一次,汪姝妤没有事先征求母亲的意见。“在出现阳性病例时,张成义老师和李铮鑫老师逆行进入宿舍楼,给予同学们极大的鼓励。他俩驻守宿舍楼给了大家满满的安全感,看到他们替全楼学生搬运物资,我就申请当楼层长去帮忙。”汪姝妤说。干了两天后,汪姝妤把自己当志愿者的消息告诉了母亲。出乎意料,母亲这次却格外支持,并鼓励她:“一定要坚持下去!”。汪姝妤要克服的困难,她母亲很清楚。80多斤的体重,每天搬运一日三餐到5楼,困难可想而知,即便有张红梅帮忙,两个小姑娘也实属不易。除了往五楼搬运物资,她俩还要将五楼的生活垃圾搬运到一楼。为了保证防疫安全和楼层卫生整洁,她俩从不在地上拖行生活垃圾袋,大大的塑料袋背在两个瘦小女生的身上,同学们看着心疼又感动。“老师们忙完紧要的工作会第一时间来帮助我俩。我体育不好,全当锻炼了。刚开始挺累,最近几天感觉已经适应了。”汪姝妤说。

杜凤茹

“我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6.jpg

默默为同学们服务的,还有清洁工阿姨杜凤茹。她是和张成义、李铮鑫两位老师同一天进入阳性病例宿舍楼的“逆行者”。今年49岁的杜凤茹说:“这栋宿舍楼平时就是我负责打扫,这是我的分内的事,我当然得进去了。”杜凤茹来到这个校园已经16年了,虽然不善言辞,但对鸿德的爱早已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出现确诊病例那天,她进入宿舍楼忙完工作之后,才打电话告诉家人。家人难免埋怨,责怪她为什么不早点告诉他们。她对家人说:“怕你们担心,也怕你们在电话里拦着我。没人收拾卫生,宿舍楼里会很脏的。”朴实无华的语言里面蕴含的是鸿德人的责任和担当。

每天上午,杜凤茹背上沉重的消杀设备,将全楼的卫生间进行消杀和打扫,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将卫生间和各楼层的垃圾清运到楼下。发生疫情以来,她就住在宿舍楼里。晚上回到宿舍,杜凤茹打开手机,微信里常常是家人和同事们的嘘寒问暖。“在学校这么多年,我热爱这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们提供好的卫生环境。现在是特殊时期,能为学院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感到很荣幸。”杜凤茹说。也许,像杜凤茹这样的普通人,是你曾遇到但不曾关注的人。在大家口中,他们有着统一的称呼“大叔”“阿姨”。在特殊时期,他们选择和鸿德师生一起应对疫情“大考”。每个普通人,都在用自己的平凡努力抗击疫情、守护鸿德。微光汇聚起来,就能变成火炬,火炬传递下去,就能激发奋进的力量。你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愿我们一起照亮抗疫前行之路!


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