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校友会注册系统 手机版

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基本信息

5-(27) 关于印发《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的通知

发表时间:2018-08-29
浏览次数:12714
字号 【   关闭

内师鸿院办发〔2018〕32号


关于印发《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单位:

现将《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

特此通知


附件: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

作总结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2018年8月15日








附件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18年,学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网络视频会议”工作部署,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重点工作的通知》(内教办函〔2018〕45号)文件要求,学院圆满完成了本年度就业工作任务。截止8月底,学院201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34%。

一、2018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

学院2018届毕业生共2060人,初次派遣1964人,就业率95.34%。其中签订就业协议1831份,占就业总人数的93.23%;签订劳动合同24份,占就业总人数的1.22%;签订进京(津)函4份,占就业总人数的0.2%;其它就业105人,占就业总人数的5.35%。

(二)毕业生总体就业去向

学院2018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流向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初次派遣1964人,其中机关57人,高、中、初等教育机构314人,基层服务36人,其他事业单位198人,国有企业164人,私营企业1141人,参军入伍9人,升学21人,自主创业24人。


1:2018届毕业生总体就业去向统计表

单位性质

就业人数

比例(%)

机关

57

2.9

高中初等教育机构

314

15.99

基层服务

36

1.83

其他事业单位

198

10.08

国有企业

164

8.35

私营企业

1141

58.1

参军入伍

9

0.46

升学

21

1.07

自主创业

24

1.22

合计

1964



2018届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有较大提高。考取机关单位编制10人;机关单位编外聘用47人;考取事业单位53人,其中鄂尔多斯市教育局51人,乌海市教育局2人;其他事业单位21人;事业单位编外聘用177人;考取国有企业编制79人,其中呼和浩特市铁路局31人,内蒙古电力集团13人,国有银行11人,其他国有企业10人;国有企业编外聘用85人。

(三)毕业生就业区域

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区域分布以区内为主,区外为辅,学生选择返回生源地就业的情况较为普遍。其中区内就业1731人,区外就业233人,主要集中于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宁夏等地区。

1:2018届毕业生就业区域人数分布图








(四)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析

根据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数据分析,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较为广泛,有以下特点:

1.学院2018届毕业生共有543人从事教育行业工作,其中学前教育专业309人,英语专业208人,美术学专业7人,其他专业19人。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人数占比较高,学前教育专业2018届毕业生共401人,从事教育行业比例为77.14%,英语专业2018届毕业生共276人,从事教育行业比例为75.37%。

2.学院2018届毕业生共有266人从事建筑业、房地产业工作,其中工程管理专业102人,土木工程专业43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7人,其他专业104人。

3.学院2018届毕业生共有215人从事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工作,其中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动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人数分别为52人、34人、24人、29人、24人,合计163人,占从事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总人数的75.81%。

4.学院2018届毕业生共有33人从事住宿及餐饮行业工作,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为22人,其他专业11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8届毕业生共51人,从事住宿及餐饮行业人数占比43.14%。

5.学院2018届毕业生共有279人从事金融行业工作,其中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为241人,占从事金融行业总人数的86.37%。

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相关措施

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7〕11号)要求,深入研究就业创业政策,以“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双提高”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提供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圆满完成2018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一)鼓励毕业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1.引导毕业生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及学院“国际化”办学思路,鼓励、引导毕业生赴巴基斯坦国立现代汉语大学支教。学院于2011年建立“巴基斯坦合作交流”项目,至2017年,已累计派送47名毕业生赴巴基斯坦支教。其中20人次在巴基斯坦拉合尔阿奇森学院支教;27人次在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执教学习。2018年,学院拟派4名毕业生赴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支教。

2.学院为促进毕业生到新兴领域就业创业,积极开展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培训。学院外语系与内蒙古新城职业培训学校合作阿里巴巴跨境电商项目,提供跨境电商培训场地,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培训,通过跨境电商考试,取得等级证书。2018年,42人参加此培训,全部获取证书,目前有6名毕业生在跨境电商企业工作。

3.学院积极推进2018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全国普通高校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项目,通过微信公众号、就业服务网进行政策宣传,并针对性引导、鼓励外语系学生申报国际组织实习项目。

(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1.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招生就业处多渠道宣传国家基层就业各项政策,以政策为导向,鼓励毕业生在基层建功立业。截至目前,学院2018届毕业生入选“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大学生村官”项目36人。

2.继续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学院加强与兵役机关协调配合,设立“征兵办公室”,积极宣传大学生征兵入伍政策,面向毕业生、在校生及新生群体开展宣传动员。截至目前,学院2018届毕业生共有9人应征入伍。

3.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学院一直强调“非国有经济就业市场大有可为”,积极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型企业就业。非国有经济体有几个特点:企业单位规模不一定很大,需要复合型人才;入职工资不高,但要求不低,上升与发展空间大;能吃苦贡献,独立完成任务;上岗即直接进入工作状态,适应期短,没有很长的过渡期。针对中小微企业体质特点,结合学院学生特点,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学生既要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上岗就能上手”。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2016年调整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了实践课和选修课的比例。这样的培养方式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学院毕业生供不应求,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为中小微企业长足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新生力量。

(三)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学院在完善现有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以创业课程为第一课堂,以创业实践、创业大赛为第二课堂的教育形式。2016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开设《创新与创业》《人才学》《大学生创业基础》《市场调研与策划》等公共课程,配合“挑战杯”“创青春”“中国创翼”“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拓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此外,利用各种平台为学生做好国家及自治区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创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2018年,学院共有30人参加创业培训,全部取得创业培训证书(SYB),为毕业生创业奠定了基础。2015年10月,我院与北京职航创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约10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落实落地条件。目前,学院共有8个创业项目通过路演、选拔入驻基地。同时,学院积极参与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培训,力争组建一批有活力,敢创新,精业务的专职创新创业指导教师。

(四)提供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

1.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开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统计与服务工作和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建立台帐并每月上报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开展“一对一”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和就业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自我,转变就业观念。

2.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做好就业派遣工作。加强学院与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信息沟通机制,按照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文件要求及时报送学院毕业生就业进展月报等各类信息,完成2018届毕业生生源审核、录入及派遣工作。

3.完善精准就业服务平台。依据教育部、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要求,建立了毕业生求职意愿信息数据库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库。加大力度建设学院就业服务网,创建就业创业服务微信平台,累计上传就业招聘信息800余条,结合大学生网上就业超市,形成供需精准对接服务平台。

4.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证书。以国家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为导向,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证书,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18年,协调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新城区教育局,为符合认定条件的663名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办理了教师资格证书;为272名毕业生办理心理咨询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开设计算机综合运用技能免费培训班,为97名毕业生办理计算机等级证书。

5.优化市场开拓模式,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与社会各行业、各用人单位长期、密切联系,建设就业创业实训实习基地,搭建人才输送通道。目前,学院建有30多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实验室,能够满足全院师生教学和实践需求;学院与各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近300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多次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和企业家宣讲论坛,并组织各系(分院)承办专业对口招聘会,形成良好体系。

6.以活动和比赛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简历大赛”“公务员模拟大赛”“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点钞技能大赛”“会计手工记账与会计电算化技能大赛”等,通过比赛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7.认真做好毕业实习工作,以实习促进就业。多渠道收集、审核实习岗位招聘信息,结合实际推送实习生,为顶岗就业奠定基础。同时,按专业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工作总结大会,形成良好循环。

(五)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

1.实施“一把手”工程,强化就业工作责任担当。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分管院长亲自抓,召开了2018年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部署相关工作,为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2.落实两级考核体制,形成考核激励机制。通过明确“以学院为主导,以系(分院)为主体,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院系(分院)两级就业工作体系,逐步完成就业指导工作重心向系(分院)下移,增强系(分院)就业创业工作主动性。通过就业创业工作奖励制度,调动各系(分院)就业创业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学院就业工作科学、规范、良性运转。

3.有计划,有总结,时时监督全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展情况。招生就业处制定《毕业生就业工作手册》,订购《中国大学生就业》刊物,指导毕业生班主任做好就业工作,并分阶段召开毕业生班主任会议,探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就业率统计方面做到“周周有统计,月月有汇总”,及时掌握就业进展情况,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同时,每年11月份召开学院就业工作总结大会,对全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部署。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需分批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结合其他就业、创业指导类课程,实现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全覆盖,并着重培养一批专兼职教师队伍。

(二)需加强对毕业班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就业创业指导水平。

(三)需持续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服务化、精准化建设。

(四)应加大力度建设就业服务网、就业服务微信平台。

(五)应加强市场开发力度,完善用人单位数据库,推进精准推送工作。

(六)应强化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机制,为培养方案的适时调整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第一手资料。

学院办公室 2018815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