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身居一隅,我们无法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但书籍可以。一本好的书籍,一些好的片段如同街角盛开的花朵,深夜家里的灯光,总会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内心某个柔软的地方,带给我们平静,专注和思考的力量。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激发同学们对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在学习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我系开展了以“诵读经典,诗话人生——读书分享会”为主题的线上团日活动。
以下是同学们分享的书籍和读后感:
21级英教五班韩林蓉
书籍:《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读后感:
读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本书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功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目标和坚强的意志力。有的人总以条件不好、生活水平差、困难多等理由认为是不成功的因素,可是这些困难和保尔比起来是多么得微不足道啊!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强的意志力就必须能实现自我的梦想。正如保尔·柯察金所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命。命属于我们仅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1级英教三班王瑾
书籍:《长征》
读后感:
怀着满腔热血读完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我被王树增老师笔下的这部壮丽史诗深深震撼。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一次传播理想的远征。在这次空前绝后的征途中,年轻将士们一路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完成了万里长征。虽然前方困难重重,炮火猛烈,但他们为了革命甘愿现身,为了新中国不惧死亡,他们用青春的热情创造了中国革命的辉煌明天。他们燃烧自己的青春年华,用忠诚换来了中国革命最后的胜利。以前,我对长征的理解仅仅只停留在课本上讲述的爬雪山、过草地,以及“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等感人故事,这些故事只能让我了解、认识长征的某个片段,而王树增老师的文字仿佛为我拂去了历史的尘埃,真实的人物与情景让“长征”二字不再仅仅是一个符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告诉我们,崇高的革命理想、顽强的战斗精神,必须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永远不能停息向前的脚步。
21级英教六班周琪
书籍:《星火燎原》
读后感:
《星火燎原》的记录,充分展示了革命先烈“一不怕苦,二不怕难,三不怕死”的牺牲精神和革命情怀。在今天看来,这种精神和情怀依然值得广大青年团员发扬和传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一往无前,靠的就是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历史的画卷仿佛就在眼前,我们要从《星火燎原》中感受革命先烈的不朽精神,身处和平年代,我们要善于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新光芒”。
21级英教五班刘佳欣
书籍:《红日》
读后感:
合上书,我的思绪早已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硝烟滚滚的年代。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我们的中华民族展现了她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的精神。在伟大的背后,是那些人民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建起了新的长城,换来了民族的崛起。在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岁月里,有多少诞生在中华大地的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顽强不息的斗志以及他们宝贵的青春热血,高举起革命的火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出生入死,为新中国洒下了血汗。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我们应该学习烈士们的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21级英教六班李丹妮
书籍:《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读后感:
本书作者以参加河北北部暖水屯村土地改革的亲身经历为蓝本,描绘了中国农村土改的真实图景。书中构建的人物形象细腻,饱满,客观的记录了农村土改的情况。主要的情节冲突是土改后半期遇到阻力,矛盾双方是大地主钱文贵和长期被压迫的农民。县里派章品同志到暖水屯村指导土改,深受压迫的农民文满的控诉大地主,钱文贵得以绳之以法。
通过此次团日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充分的认识到读书不仅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需要,也是丰富生活的需要。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也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了“读书分享会”活动的意义和影响力,激发了学生们对于读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