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在暑期的三下乡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中, 我帮助环卫工人清扫大街, 在此期间我认识到, 环卫工人的心酸不易,存在体力消耗与危险性,扫大街需长时间弯腰劳作,天气微凉时仍汗流浃背,且需时刻注意避让车辆,实际体验远超预期。还有老龄化问题突出,环卫工人普遍面临老龄化困境,社区中常可见老人独自承担繁重清洁任务,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部分人随意丢弃垃圾、随地吐痰,暴露出对环卫工作的不尊重,需通过实际行动倡导文明。
最后,我初期对“无偿劳动”存在偏见,但实际体验后认识到清洁工作对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体会到平凡岗位的辛劳与价值,这是我此次三下乡活动的心得体会。
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跟随当地环卫工人进行街道清扫的体验环节。根据活动安排,我们抵达指定路段,在经验丰富的环卫工人王师傅的带领下,开始了街道清扫工作。实践内容主要包括清扫路面落叶、纸屑、塑料袋等常规垃圾,重点清理了顽固嵌于砖缝中的烟蒂。
此次实践经历深化了我对城市环卫工作的认识与理解:亲历一线劳动,使我对“劳动最光荣”的内涵有了切身体会。环卫工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严寒酷暑,始终坚守岗位,用辛勤汗水维护着城市的整洁面貌,其敬业精神与默默奉献令人由衷敬佩。并且在实践过程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每一片随意丢弃的垃圾,都意味着环卫工人额外的劳动付出。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做到不乱扔垃圾、主动进行垃圾分类,以减轻环卫工人的负担,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虽然本次环卫实践时间有限,但是我们收获丰厚:在相对艰苦的劳动环境中,我们克服了体力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不适,磨练了意志。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将此次实践激发的责任感转化为努力学习、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动力。未来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同时积极践行环保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与慰问老人的活动,让我对“陪伴”与“尊重”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农村里,老人们最缺的往往不是物质,而是倾听。有的老人会一遍遍讲年轻时的故事,哪怕细节重复,眼神里却满是对被关注的渴望;有的老人沉默寡言,但握住他们的手时,能感受到一丝依赖的温度。这让我明白,陪伴不必刻意做什么,耐心听他们说话、陪他们晒晒太阳,就是最实在的温暖。
同时,我也看到了岁月的重量。他们的皱纹里藏着时代的印记,有的经历过艰苦的岁月,有的为家庭操劳了一辈子。这让我更懂得珍惜当下,也提醒自己要多关心身边的长辈——或许我们习以为常的问候,对他们而言就是莫大的慰藉。
这次经历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老人们的孤独,也照见了我们能给予的力量。往后,我希望能把这份关注变成常态,让更多老人感受到,他们从未被遗忘。
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社区环境美化行动。我穿上志愿者红马甲,手持清洁工具,对社区公共区域进行清扫。从清理地面的垃圾、杂物,到擦拭公共设施,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环境整洁对于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干净整洁的环境不仅能提升社区的整体形象, 还能给居民带来舒适的生活体验。
我们还开展了政策宣传活动,针对社区居民关心的医保、养老等政策进行解读。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答疑等方式,让居民更好地了解政策内容,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在与居民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居民对一些新政策存在疑惑,我们耐心地为他们解答,帮助他们消除疑虑。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责任和使命。我们的行动虽然微小,但却能给社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这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