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系
和光楼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携环保下乡,青春力量助乡野添绿焕新

发表时间:2025-09-19
浏览次数:90
字号 【  关闭

鄂尔多斯,这座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城市,下辖2个区、7个旗,广袤的土地上,各旗县正借助“三下乡”活动,在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全面发力,奏响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为深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我院特启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同学们走进乡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其中一名组员的家乡就在鄂尔多斯,经过商议我们就把这次活动目的地定为鄂尔多斯,进行一次暑期绿色环保实践活动。


本次“三下乡”旨在助力乡村振兴,让学子在实践中成长,用知识与技能服务基层,筑牢城乡联结纽带。

1.环保下乡志愿者清理村道垃圾,宣讲垃圾分类,带动村民共建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2.科技下乡小分队深入田间,手把手教农户智能灌溉技术,发放农技手册,破解种植难题。

3.帮助社区老年人解答疑惑做分析调查报告。助力乡村老年人知识拓展。

4.卫生下乡医疗队免费体检,普及健康知识,为老人测血压、开药方,守护乡村健康



为了更好的进行活动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内容

1.心理与技能准备

提前查了当地的民俗禁忌,比如打招呼的方式、饮食偏好,避免闹误会。还跟着学长学了基础的沟通技巧,比如和老人聊天要放慢语速,问问题别太生硬。大家约定遇到突发情况不慌,先找带队老师,再一起想办法。


2.记录与分享安排

每人准备一个"实践手账",每天写点见闻和感悟。宣传组同学会带着相机,我们也可以随手拍些照片——村民的笑脸、田间的场景,回去后想做成PPT,给没参加的同学讲讲乡村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城川镇

城川集市:2025年6月18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科协科普志愿服务队在此开展了百嘎丽“逐夏梦”——送科技服务下乡宣传志愿活动,向农牧民普及科学知识,发放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环境保护等各类科普手册、科普折页以及实用的科普宣传品。

城川镇:2025年6月18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赴此地开展“传承北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2025年全旗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活动累计向城川镇捐赠各类项目、物资及资金1.64亿元,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开展义诊300余人次,解决技术难题50余项,惠及群众超千人。


在三下乡活动中,志愿者身着红马甲,俯身与乡村老人交流,协助填写调研问卷 。这一画面,是青春力量深入乡村、贴近民生的生动缩影。



三下乡,旨在将知识、服务送下乡,助力乡村发展。此次调研,聚焦乡村居民生活状况、需求诉求,志愿者以耐心沟通,打破代际与认知壁垒。老人虽对问卷内容或许陌生,但在志愿者细致讲解下,认真参与,让调研数据更具温度与真实性。


这不仅是信息采集,更是情感联结。志愿者走出校园,触摸乡村真实脉络,老人们借由问卷,


从田间地头到街头巷尾,三下乡活动以调研为窗,汇聚青春动能,既为乡村发展攒集一手资料,也让青年在实践中懂乡村、知民生,让 “下乡” 不止于行,更沉淀为成长养分,推动乡村与青春双向奔赴,共绘振兴新篇 。


投身“三下乡”实践,于乡村土地躬行,我收获满溢。 活动中,我参与乡村环境整治,手握锄头除草清杂。直面丛生杂草,深知这是改善乡村风貌的基础功课。每一下锄头挥动,都是与土地的对话,除草时,我留意到作物生长状态,也体会到农事艰辛——看似简单的除草,需把控力度、辨别草与苗,更要耐住性子。这让我懂得,乡村发展的每一步,都饱含劳动者的踏实付出。

与村民交流,听他们讲土地故事、生活期盼,我明白“三下乡”不止是做实事,更是搭起沟通桥梁,把青春热忱融入乡土需求。我们用行动为乡村添一抹整洁,村民以质朴反馈给予我们认可,这份双向奔赴,让青春价值在乡土间落地生根。

“三下乡”是课堂延伸,让我走出书本,触摸乡村真实肌理。它教会我:青春力量,可化作除草的锄头、沟通的真心,去守护乡土、助力振兴。未来,我愿带着这份乡土给予的成长,持续奔赴乡村需要处,让青春在耕耘中愈发鲜亮 。

最后此次“三下乡”不仅为乡村带去了实际帮助,更让团队成员收获了深刻成长。我们走出校园,真切体会到乡村发展的脉动,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义,也锤炼了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未来,我们将持续整理活动成果,推动调研数据转化为可行建议,并以此次实践为起点,继续关注乡村需求,让青春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发光。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团队就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实践,争做新时代青年,号召学院响应!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