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系
和光楼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大学生牵手萌娃,中山街社区“三下乡”温暖献礼“八一”

发表时间:2025-09-19
浏览次数:92
字号 【  关闭

7月31日,  中山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迎来特殊客人一一来自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的“三下乡”实践团。在大学生志愿者带领下,20余名社区儿童用五彩黏土开启“童心筑梦 献礼八一”特别活动。这场校社联动的温情实践,让国防教育在指尖绽放新芽。


指尖的温度:小手里的深情厚意  

特写镜头一:扎羊角辫的女孩睫毛低垂,用牙签在红色黏土上精雕"八一"徽章纹路,阳光透过窗棂照亮她专注的侧脸。  
特写镜头二:穿迷彩背心的男孩屏住呼吸,正为黏土军人佩戴自制的金色五角星肩章,指尖沾染的蓝白颜料仿佛天空的馈赠。  
全景扫描:长桌上陈列着半成品——展翅欲飞的和平鸽簇拥着鲜红军旗,心形贺卡上稚拙地写着"军人叔叔辛苦了",迷彩色的相框里镶嵌着黏土勋章阵列。没有硝烟与炮火,唯有流淌的赤子真情。


童心里的英雄图谱  
"我的军人阿姨有彩虹披风,因为她救过好多小朋友!"  
"这颗勋章要送给抗洪的叔叔,他抱婴儿的样子超帅!"  
稚嫩的宣言在活动现场此起彼伏。当三个孩子并肩举起作品:  
- 左侧男孩托着戴军帽的黏土军人,领口红星闪耀  
- 中间女孩捧起立体军徽,"八一"字样纤毫毕现  
- 右侧男孩展示和平鸽环绕的感恩贺卡  
三张绽放的笑脸,映照着对守护者最纯净的礼赞。



润物无声的三重课堂  
这场创意手工暗藏教育巧思:  
✅ 人格化致敬  
 "军人玩偶的眼睛要画得温柔点"  
 "我给叔叔设计了微笑的嘴角"  
通过塑造有温度的军人形象,孩子们理解守护者的血肉之躯

✅ 符号学启蒙
军徽纹路雕刻中渗透纪律意识  
勋章制作时感悟荣誉的重量  
和平鸽成型际体会安宁的珍贵  

✅活动蕴含深意:知识转化
大学生将党史军史转化为儿童课程创作素材包留作社区长期教具
长效赋能
社区书记感慨:"大学生用新视角激活了国防教育"
展柜里稚嫩的黏土军旗 凝结着青春智慧与童真敬意


青春笔杆书写尊崇新篇

稚嫩巧手塑就军魂丰碑
这场跨越年龄的八一献礼,既是"三下
乡"实践的生动答卷,更在社区埋下红色基因的种子一-当文学叙事遇见童真表达,家国情怀在此刻熠熠生辉!


以童真度量军魂的高度 
用巧手传递鱼水的深情 
当黏土的柔遇见军徽的刚,中山街社区用创意搭建跨越代际的尊崇之桥——这,就是献给强军时代最温暖的礼物!